2024年,城西区不断夯实“清廉西区”品牌基础,把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、不能腐、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抓紧抓实抓好,从夯实思想根基、创新多元载体、汲取清廉元素三方面,注重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,培育为政清廉、秉公用权的文化土壤,持续推动新风正气不断充溢。
——组织领导“强引擎”,谋篇布局筑廉基。始终在找准工作落脚点、发力点和实践路径上精心研究推动。在铸魂上提质。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等作为固本培元,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,依托“第一议题”制度、理论学习中心组、“三会一课”等载体,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贯通起来,一体学习领会。在部署上提标。坚持把廉洁文化建设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,纳入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总体布局,专题研究部署,制定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和宣传计划等配套文件,明确“五个一”大目标,细化拓展“组织一批主题活动、创作一批廉洁作品、培育一批示范典型”等20项具体路径,并将落实情况纳入主体责任履行、日常监督范畴,压紧压实各方责任,形成党委统一领导、纪委组织推动、部门各司其职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。在常态中提效。出台《城西区加强党员干部“八小时以外”监督管理措施》,完善《城西区政治生态评价体系》,分层分类健全镇(街道)、区委各部门区直单位、国有企业党组织、村(社区)四责履职清单,督促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“三级”谈话机制,查摆健全单位和班子成员廉政风险防控措施1050条,对53名新任科级领导干部和新考录公务员开展任前廉政谈话,严把廉政意见回复关214件3746人,让廉洁教育融入日常、抓在经常。
——因地制宜“创形式”,清风拂面润心田。始终在立足区位优势、挖掘和提炼廉洁价值理念,丰富清廉本质内涵上潜心研究落实。引好“源头活水”。以开展“清正廉洁作表率”宣传季活动为载体,组织开展党规党纪领航知识竞赛、“青年向廉”演讲比赛、清廉家风创建等五大系列廉洁文化主题,各部门各行业立足本职以“廉”为主旨,通过开设“廉播课堂”、举办“清风廉动”运动会、“清音廉语”故事会、“笔墨清韵”书法展等系列廉洁文化活动300余场,全面激发廉洁文化生机活力。形式“喜闻乐见”。深化“一街道一品牌、一行业一特色”创建,推进“清风古廉”“文汇清风”等“8+N”品牌建设,兴海路拓展“雁阵讲堂”“兴”青年红色广播站持续发力。西关街道依托“廉情网格+廉情驿站”,定期收集廉情信息,打造廉洁文化微阵地。通海路街道深化开展廉政共读、送纪上门、评选家庭纪检委员等形式多样的活动,推动辖区廉洁文化向善向好。持续推进“清风入企”“廉洁行医”“清风校园”等“6+4”创建活动,鲁青公园、虎台遗址等13家廉洁文化示范点持续发挥效应。治理“强基固本”。聚焦基层治理、“小微权力”运行等群众关切事项,延伸新时代廉洁文化因子,以“五廉”工作法为依托,围绕“班子践廉、干部守廉、村(居)务兴廉、监督促廉、居民问廉”建设为目标,组建廉情监督员网格队伍,推行“阳光问廉·百姓问事”“清廉夜话”“移动办公桌”“敲门监督”“码上办”等工作载体,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13773件,推动从解决“一件事”向办好“一类事”深化。
——汲取清风“廉元素”,传播廉洁正能量。始终在固本培元、强化纪律、营造氛围上深入对标对表。涵养清廉家风。深入推进“清廉家风”创建,开展争当“廉内助”“五个一”家庭助廉活动,编印《城西区清廉文明家庭风采录》,举办“好家风 好家训”访谈分享会,制作《以优良家风 涵养廉洁作风》等短视频。全区各级党组织采取体验式、沉浸式等形式开展了诺廉签名、助廉谈话、清风诵廉、观影警廉等丰富多样的家庭助廉活动50余场,始终让家庭成为廉洁自律的“加油站”。发挥警示“活教材”。紧盯“关键少数”、重点领域、年轻干部,采取召开警示教育大会、参加旁听庭审、摄制警示教育片、开展以案为鉴调研、编印《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汇编》等方式开展警示教育活动700余场次,签订抵制违规吃喝承诺书2000余份,并梳理普遍性、典型性问题,深入开展“一案一警示”教育活动,通过下发通报、宣读处分、制发纪检监察建议、开展类案分析等,推动案件查办、警示教育、完善制度、促进治理有效贯通。营造崇廉氛围。构建以“城西纪检监察”微信公众号和官方网站为主导的宣传平台,严格落实稿件审核制度,组建“夏都瞭望哨”,积极做好舆情监测和应急处置,及时更新推送各类政策解读、清风动态、廉洁作品等736篇,让广大党员干部第一时间知廉讯、拓视野、记于心。同时,巧用微创作宣传移风易俗、社区松绑减负让服务提质增效、严查违规使用医保基金等好的经验做法被省市媒体宣传,不断增强廉洁文化宣传的受众面。